盘龙江南坝桥头,重新发现写下昆明大观楼"古今第一长联"孙髯翁

时间:2022-09-11 10:11:16 | 浏览:1291

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莎,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

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莎,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侭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

就算没有到过昆明,至少应该知道昆明有个滇池。

而不管是谁,无论是外省人还是昆明人,只要稍有点知识,提到滇池,总会来这么一句:五百里滇池。

先不管滇池到底有没有五百里,读了上面的长联,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了“五百里”滇池的出处:大观楼长联

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被后人尊称为联圣。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昆明大观楼也因此联,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

昆明大观楼

而写下这副长联的作者,知道的人就不会多了。

他就是:孙髯翁

孙髯(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岁(1685)。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博学多识,乾隆年间,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

孙髯翁的身份是:布衣、名士,不是什么秀才、进士,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正式的官职。

但孙髯翁,却是一个传奇人物

传奇人物孙髯翁

先是他的布衣身份来历。

孙髯翁早年由于对科场搜身极为愤慨,认为这种“以盗贼待士”的举措有辱斯文,遂发誓永不赴秋闱之试。

接下来是他的爱好

孙髯好梅花,曾自制一印章,上刻“万树梅花一布衣”。今天昆明五华山北坡有大梅园巷,原来是一个梅园,相传就是孙髯居所。

孙髯翁的高光时刻是他写下大观楼长联的时候。

孙髯更忧国忧民,登大观楼,心绪难平,激愤如潮,于是奋笔疾书,留下了“海内第一长联”。

长联尽摹滇池景象,极言千年滇史,状物则物势流转,辞采灿烂,文气贯注;写意则意气驰骋,沉郁顿挫,一扫俗唱。

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孙联一出,震聋发聩,四方惊动,昆明士民,竞抄殆遍,蔚滇中盛事

文献记录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人雅士,生活却很落魄。

孙髯晚年贫困落魄,寄居昆明圆通寺后的咒蛟台上,自号“蛟台老人”,卜卦为生,三餐难继,后投靠子女,终老云南红河州弥勒。

今弥勒还有孙髯墓,在弥勒城西,墓碑上的题书是:“滇南名士孙髯翁先生之墓”。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在昆明,除了能在大观楼、圆通山、西山龙门等地方看到他写下的楹联之外,就没听说有纪念这一个传奇人物的地方。

但后人始终是不会忘记这个传奇人物的。

在昆明盘龙江的下游的南坝西北边桥头,就有一个“髯翁园”!

尽管只是一个新修的类似市民休闲小广场一类的场所,也没有孙髯翁的雕像、作品之类高大上的东西,但也能让人聊以自慰了。

游走在小广场上,浏览四周环形分布的大大的斜铺雕刻墙,主要介绍的还是滇池以及河道治理的一些内容。

但是,大大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内容,却是以孙髯翁为开头

阅读雕刻介绍并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以天下第一长联闻名于世的孙翁还有着这忧国忧民,让人肃然起敬的另一面。

原来,生长在昆明、天天目睹昆明母亲河盘龙江的孙髯翁,在欣赏盘龙江“云津夜市”的繁盛的同时,也看到每当雨季来临这条河流水患的危害。

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

正因为如此,为了根除水患,修江治水,孙髯翁认真研读了《禹贡》、《水经注》等经典著作,还曾溯盘龙江源流而上,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济滇”的设想,考察了盘龙江,写出了《拟盘龙江水利图说》

在文中,孙髯翁提出了五条根治盘龙江的建议,至今,专家、学者的在治理盘龙江的时候,都还要认真研究《拟盘龙江水利图说》。

孙髯翁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拟盘龙江水利图说》

难怪!盘龙江下段的南坝桥头,会特意设立、命名“髯翁”这样一个小广场。

除了天下第一长联的盛名,这也是孙髯应该得到的、更应该被人们记住的好名声。

盘龙江南坝桥头

徘徊在盘龙江南坝桥头,看着滚滚南流的盘龙江水,回味着第一次知道的、震惊的孙髯翁事迹,感慨良久。

纵观云南历史,能留下千古传诵作品之人并不多见,孙髯翁先生差不多算是唯一一个。

虽然先生“生平著作甚富”,但因终生贫困艰辛,其作品大都散失,流传下来的不多,着实令人遗憾。

尤其是先生这种身为布衣,却忧国忧民,并将这种情怀化为实际的行动,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细细想来,也只有这样的才华横溢、只有这样的人生际遇、只有这样的为民情怀的奇人,才有可能写出辞采清雅优美,意境萧疏悠远,令人百读不厌的千古奇文

到昆明旅游,真的不能错过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真的应该记住有着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的“昆明好人”:孙髯翁。

记住孙髯翁有着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

相关资讯

城市竞争力全国排名跃升十位,昆明为什么能?专家解读来了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据报告显示,昆明排在全国第4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打造对外开放标志性平台 书写辐射中心建设新篇章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领航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云南考察调研,为云南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锚定目标

最佳避暑省会城市“六边形战士”昆明

中国最适合避暑的城市排行谁是第一?↓ ↓ ↓“昆明!”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三面环山,怀抱滇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她四季如春、常年鲜花盛开被世人赞誉为“春城”最近,“网易数度”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中国最适合避暑的城市排行,谁是第一》,通过对

【春城秀】昆明经典旅游攻略,一篇带你玩转春城美景!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有着“春城”名号的昆明,不论是气候还是景色,都名副其实,配得上“春城”这个词。作为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翠湖、大观楼、滇池、西南联大旧址等景点,随便一个拎出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非常值得

昆明一日游超详细旅行攻略

车周末 周边游 Around The City Play Plan在昆明待一天你会选择怎样安排行程呢?昆明轻松一日游 跟着千夏一起走遍云南吧~行程路线安排:海埂大坝 - 西山龙门 - 茶马花街 - 金马碧鸡坊 - 翠湖PM:7:30~10:

昆明游玩项目“风云榜”,周末新去处,又要挤爆了

被雨雪袭击过后的昆明气温迅速攀升又恢复成了春天该有的样子春不暖,鲜花已开又到可以出去玩的时候了来来来,先看一看深入人心的游玩项目风云榜让你驰骋在快乐的海洋风云榜NO.1玻璃丛林滑道玻璃丛林滑道作为西游洞最独特的存在它绝对是最吸睛的属于西游洞

就地过年怎么玩,昆明周边景区热闹非凡

掌上春城讯春节将至,昆明周边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主题活动,为市民提供了许多玩场。九乡旅游区玩场:抽六福 体验玻璃滑道九乡旅游区推出了“趣探九乡”沉浸式体验、“新年祝福”语林,“福、禄、寿、喜、平安、财”抽六福活动,传统“花轿”体验项目,“竹竿舞

云南昆明清代古建筑,被誉“天下第一奇观”,俯瞰滇池风光好去处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来云南昆明旅行,滇池是不得不去的地方。滇池之于昆明,相当于西湖之于杭州、洱海之于大理。有了这一汪碧水,春城也灵动了起来。滇池的周围群山环抱、河流纵横,美景众多。在滇池的北面有一座大观楼,是俯瞰滇

昆明翠湖、大观楼、金殿向大家开放啦!医务工作者可以免费参观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昆明不少公园已经开放迎客从18日开始市区的几家公园也陆续向大家开放并且部分景点还对医务工作者免费翠湖公园3月18日,翠湖公园正式开放迎客,开放后每日限流5000人。游览翠湖公园关键词:人群不扎堆。众所周知,翠湖公园是文艺节目

UC神马搜索“U势聚 汇智赢”移动营销全国巡讲大会昆明站落幕

会议现场昆明信息港讯近日,UC神马搜索“U势聚 汇智赢”移动营销全国巡讲大会昆明站落幕,本次大会由云南触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为昆明企业主进一步精准定位用户。UC神马搜索云南运营中心网络营销新媒体商战策划专家、搜索营销实战派网络营销专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TCL科技A股今日渭南国学易经网铁矿石期货网宁德时代A股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咸宁新闻爆料网原油期货网焦作新闻头条网娱乐圈网平顶山新闻头条网鹤壁新闻头条网合浦月饼网红蜻蜓A股奥斯陆旅游网澳门旅游网吴姓名人取名网桂林三花酒友网海澜之家股票鸿星尔克股票网今日宿州宠物商机网上饶新闻资讯网小鹏汽车股票行情江门新闻媒体网泉州新闻资讯网德国旅游网汽车轮胎批发信息内江新闻头条网物流信息网
昆明旅游网-昆明旅游攻略景点大全、昆明十大景点排名、云南自由行攻略最详细、昆明短途骑行路线推荐、云南自由行10天最佳路线、昆明到大理骑自行车攻略、昆明大理丽江自由行攻略。
昆明旅游网 ledayuzhou.com©2022-2028版权所有